先說
這是省錢折衷偷工減料的方案
別幻想有甚麼神奇功效
完全阻絕噪音單靠土砲是天方夜譚!
隔音主要的關鍵
吸音層 制震層 空氣層
專業錄音室
正確的工法幾乎都是使用木工現場訂做
把各種材料堆疊製造空氣層,
材料的堆疊接合處再使用制震膠
那要省錢到底怎麼做?
由於
岩棉與玻璃棉
沒有專業施工密封
會有健康上的疑慮不考慮
專業吸音制震材料也超過預算....
要省錢能用的材料就剩下 :
氣泡布 一捲500 元 (180cm x 7200cm) 買一捲 製造空氣層用
吸音礦纖板 一片約45-60 元 60 x 60cm 買了60片 當吸隔音材用 (比通常石膏板效果好些 )
PPE 白泡棉 一片約150元 120 x 180cm 買了8片 當吸音制震材用
發現巧合沒
都可被六十整除...沒事不必裁切配合彼此的尺寸!
在音樂教室裡
由於前使用者做的木頭牆壁隔音太差了~
導致兩間教室上課會彼此干擾
開始進行改善工作
首先是拆下原本兩年前裝上的石膏板
整面牆跟著鼓聲跳動
導致隔音效果差
因此 制震層 與空氣層絕對是隔音必要的!
先在牆上黏上3層氣泡布
製造出一點空氣層
千萬別鎖的太緊
有個剛好緊又不能太緊的眉角
看看這樣就幾層了~
最後
在礦纖板外加上一層氣泡布
再鎖上PPE 泡棉板做外層
總共的結構由外而內是
PPE泡棉板 -> 氣泡布 -> 礦纖板 -> PPE 泡棉板 -> 三層氣泡布 -> 原本的木牆
深黃色的厚泡棉是把布要的泡棉床墊拆出來的....哈哈
整面牆完工變成這樣
隔音要有效果
絕對是整面牆不留空隙
靠複合材料下去弄才會有效
吸音表面 + 吸震層 + 阻絕層 + 空氣層 都是不可或缺的!
單面牆壁完工 先做打鼓測試
到牆的另一面教室去聽
過去每個鼓聲打點清楚可聞
現在
銅鈸與小鼓與tom 的聲音變得非常小
只剩模糊的大鼓可以聽到 (低音穿透能力最強)
施工前後 , 差異非常大
等牆壁的另一面做好應該可以有更好的隔音作用!
以投資報酬率來說
這面牆壁約 3.8m 寬 2.3米高 花費約2500元左右
很值得了!!!